電子技術發展的里程碑——晶體管
談到晶體管,也許很多人會感到很陌生.然而,就是小小的晶體管的發明給電子學帶來了一場**.這場**發展之迅速、波及范圍之廣泛,完全超出了人們的想象.
現在晶體管和微型電路幾乎無所不能,無處不在.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助聽器、收音機、錄音機和電視機,大到實驗室儀器、工業生產及國防設備、計算機、機器人、宇宙飛盤等,都離不開晶體管.可以毫不夸張地說,晶體管奠定了現代電子技術的基礎.
可是,晶體管究竟是什么樣的?它又是怎樣發明出來的?必不可少的一步——電子管的問世1883年,聞名世界的大發明家愛迪**明了**只白熾照明燈.電燈的發明,給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們送去了光明和溫暖.就在這個過程中,愛迪生還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:一塊燒紅的鐵會散發出電子云.后人稱之為愛迪生效應.1884年的**,一位叫弗萊明的英國發明家,遠涉重洋,風塵仆仆地來到美國,拜會了他慕名已久的愛迪生.就在這兩位大發明家的會見中,愛迪生再次展示了愛迪生效應.遺憾的是,由于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,不論是愛迪生,還是弗萊明,都對這一效應百思不得其解,不知道利用這一效應能做些什么.
20世紀初,有線電報問世了.這一發明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.有線電報發出的信號是高頻無線電波,收信臺必須進行整流,才能從聽筒中聽出聲音來.當時的整流器結構復雜,功效又差,亟待改進.正在研究高頻整流器的弗萊明靈機一動,他想,如果把愛迪生效應應用在檢波器上,結果會怎樣呢?就這樣,引出了一個新的發明.
1904年弗萊明在真空中加熱的電絲(燈絲)前加了一塊板極,從而發明了**只電子管.他把這種裝有兩個極的電子管稱為二極管.利用新發明的電子管,可以給電流整流,使電話受話器或其它記錄裝置工作起來.如今,打開一架普通的電子管收音機,我們很容易看到燈絲燒得紅紅的電子管.它是電子設備工作的心臟,是電子工業發展的起點.